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科学探索

 
 
 
 
 

日志

 
 

美科学家发现古老彗星碎片有可能重返太阳系   

2016-05-01 23:10:09|  分类: 天文航天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夏威夷大学天文研究所教授发现C/2014 S3彗星几乎与地球同时在内太阳系中形成,但在形成不久之后就被甩出太阳系。

美科学家发现古老彗星碎片有可能重返太阳系
 

  关于太阳系构造的许多理论模型将被重塑,这些理论模型中一个很关键的不同之处便在于奥尔特云究竟是由什么天体组成的

 

  据国外媒体报道,近日,来自夏威夷大学天文研究所的Karen Meech教授及其团队在《科学进展》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C/2014 S3(PANSTARRS)彗星的文章,文章认为,该彗星几乎与地球同时在内太阳系中形成,但在形成不久之后就被甩出太阳系。观测数据表明,C/2014 S3(PANSTARRS)更像是古老的岩质天体,而不像是在近代形成而游离于外太空的小行星。正因为如此,它被认为是形成像地球这样的岩质天体的潜在构造之一,但在形成后不久就被分离出太阳系,在奥尔特云深处的冰冷区域被冷藏长达十几亿年。

  Karen Meech表示,我们所知道的大多数小行星都由于处在太阳附近而被高温炽烤,而这是我们观测到的首颗未被炽烤过的小行星。C/2014 S3(PANSTARRS)是由Pan-STARRS1望远镜观测到的一颗距离太阳约为地球两倍的周期运行的彗星。它的轨道周期长达860年,意味着它源自奥尔特云,最近,它的运行轨道则越来越向太阳靠近。

  研究团队发现,C/2014 S3(PANSTARRS)并不具备长周期彗星接近太阳时应体现出的特性,他们以无尾的马恩岛猫为该彗星命名为“马恩岛彗星”(Manx comets)。不到一周时间,研究团队便利用欧洲南方天文台(ESO)的甚大望远镜(VLT)观测并获取到了这颗黯淡的彗星的光谱。经过对C/2014 S3(PANSTARRS)仔细研究后,科学家们认为它属于S-型小行星,通常存在于主小行星带中。

  正常情况下,彗星形成于外太阳系,而且相对于岩质,它们更像是冰质天体,而这颗彗星看起来却不尽相同。几近原始的原材料意味着它一直以来都存在于极低温坏境中。C/2014 S3(PANSTARRS)十分微弱的类彗活动与冰冻水升华的状况非常类似,在距太阳同等距离下,C/2014 S3(PANSTARRS)的温度比现行的长周期彗星低几百万倍。这个天体也许是由原始的内太阳系物质组成的,长久以来,它一直存在于奥尔特云深处,而如今正重新返回内太阳系。

  关于太阳系构造的许多理论模型将被重塑,这些理论模型中一个很关键的不同之处便在于奥尔特云究竟是由什么天体组成的。不同的模型都预测了不同的可能性,从各类冰质天体到岩质天体都有所涉及。如今首次发现来自奥尔特云的岩质天体将给这些不同的预测模型带来极大的考验。据估计,为了在现有的模型中能辨别出此类彗星,大约需要观测50-100颗“马恩岛彗星”才能达到目的,这也为研究太阳系的起源起到了极大的帮助。

来源:腾讯太空

  更多阅读:http://www.yunzhitai.com/list-15.html

  评论这张
 
阅读(12229)|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